DR007与NCD利率是什么关系?
一、DR007传导至NCD利率的内在逻辑
DR007和NCD利率分别是货币市场利率曲线上的短期和长期品种,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主要表现为:
1、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理论,在一条收益率曲线上,长短品种之间存在一个合意期限利差,这种利差的形成综合反映了长短资金供求状况、市场预期、流动性溢价等因素。短端利率波动会带动长端利率同步调整,这是DR007与1Y-NCD利率相关性的理论基础。
2、DR是存款类机构(主要是商业银行)之间开展质押式回购交易形成的利率,在我国“央行、国开行→国有大行→股份制银行→城农商行、非银机构”的流动性传导链条上,DR是资信最高的货币品种,其利率高低会左右城农商行、非银机构在货币市场的融资成本(例如R、GC),进而影响相关机构配置存单的预期收益率。
3、由于DR007与1Y-NCD的决定因素有所不同,两者利差并不是恒定不变的。除政策利率调整、利率走廊等因素外,正常状态下,DR007更多受流动性松紧度影响,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银行超额备付是否处于冗余状态,即实际备付与年初目标限额之差是否大于0。若大于0,银行会加大净融出力度,表现为DR007下行,反之则会加大净融入力度,表现为DR007上行。但NCD的决定因素则更为复杂:
从银行司库角度看,NCD是使用频度最高、力度最大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,尤以1Y为主力发行品种,由于司库发行NCD的主要诉求在于头寸、指标与成本,使得NCD利率的形成机制相对复杂:
(1)头寸。表现为两个方面:一是即期。存贷板块资金来源与运用出现不匹配情况,需要发行长期限NCD补充长钱缺口;二是远期。在NCD利率处于低位,且预期未来利率上行情况下,司库也有可能未雨绸缪提前储备。
(2)指标。主要是NSFR,当该指标承压时,银行需要发行9M-1YNCD,且由于同业负债权重系数明显低于一般性存款,使得NCD发行量高于一般性存款吸收量。但目前由于存款定期化现象比较严重,2022年六大行NSFR普遍位于130%左右,而股份制银行则维持在105-111%之间,安全边际相对充足,基本不构成NCD量价抬升的“硬约束”。
(3)成本。财会部一般不考核司库利润,很过去很长时间里,成本并非NCD发行的首要考虑因素。但随着近年来NSFR安全边际不断增厚,流动性环境比较友好,加之银行NIM压力越来越大,成本权重也在不断提升。表现为两个方面:
一是司库决定不了存单价格,因为这是随行就市形成的市场化利率,但其可以决定NCD供给量,即若头寸、指标均无压力,司库发行诉求不强,可以采取缩量续作的方式,以牺牲流动性换取收益,这样也会引导NCD利率下行。
二是存款与NCD是银行最为重要的两类负债品种,NIM承压背景下,伴随着存款利率压降,司库对于NCD利率的心理预算线也会随之下移。
从配置角度看,NCD的主力机构是农商行、广义基金和理财产品,合计占比约70%。这类机构配置存单的诉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:
一是利差。这一点前文已做介绍,需要强调的是,今年资金分层压力较大,特别是在季末时点,非银机构押信用债的回购融资成本较高。
二是规模。目前金融机构资产荒压力比较大,广谱利率均处于下行通道,合意高收益资产稀缺。7月份以来,伴随着理财规模的季节性扩张,以及农商行资产运用端的压力再度加大,持续加大了NCD配置力度,且资产端久期有进一步拉长之势。
综合前面的三点分析,DR007与NCD利率之间确实存在相关性,无论是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,还是我国二元流动性传导链条,DR007的中枢值高低,会对NCD利率中枢值高低产生影响。但由于决定因素的差异,使得两者之间的利差并不是恒定不变的,而是处于不断波动之中。因此,我们不能机械的以DR007中枢值而作为NCD的参考,而是需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、货币金融环境、司库行为、配置需求等多方面,综合评估两者的合意利差水平。
二、以史为鉴:复盘DR007与1Y-NCD利差的合意水平
回顾2016年以来DR007与1Y-NCD利率走势,整体上二者同向波动,共同刻画市场流动性松紧程度;但不同时段二者利差水平有所差异,大体表现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期利差收窄,经济景气度回升时期利差走阔。具体来说:
1)2016-2017、2020H2-2021H1两段经济景气度上行时期内,PMI等先行指标回暖,CPI、PPI等价格指数上修,经济增速企稳。期间货币政策均由前期宽松基调边际转紧,狭义流动性有所收敛。同时,融资需求复苏环境下,信用扩张提速,存贷增速差走阔,存贷增长匹配性边际弱化,对应存单发行需求提升。两段时期内NCD-DR利差均呈现明显走阔,月均利差中枢分别为117bp、82bp。
2)2018、2019、2020H1、2021H2至今四段经济景气度较低时期内,受内外因素扰动,PMI等先行指标转弱,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。期间货币政策基调转松,降准、降息同时配合结构性工具发力,流动性环境宽松,广谱利率下移。期间市场预期相对低迷,融资需求仍待修复,存贷增速差收窄,银行体系资金相对充裕。期间NCD-DR利差自前期高位回落。
三、对未来NCD利率的展望
从供给端看,当前商业银行经营核心矛盾点在于降低负债成本,稳定息差水平,因此司库NCD发行过程中成本因素是关注焦点。当前银行体系内中长期资金相对充裕,NCD发行诉求不强。我们注意到:
1)7月24日600亿1M期国库现金定存招标利率为2%,较上一期1M国库定存(2023年5月23日)招标利率下行75bp,达2017年来同期限国库定存利率历史低位。招标利率下行或受6月初国股行集中调降挂牌利率、资金不可跨季属性等多重因素影响,但主要反映出当前银行体系内存款相对充裕。
从需求端看,短期内存单配置力量有望维持一定强度。上清所托管数据显示,6月同业存款托管规模约14.4万亿,其中农商行及农合行2.14万亿,广义基金、银行理财等非法人产品7.45万亿为配置主力,二者合计占配置盘比重为66.8%。往后看,农商行等信贷投放压力较大的中小机构资产荒压力短期内较难缓解,后续对存单仍有一定配置需求。理财产品方面,根据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统计,截至7月24日,7月全市场理财产品最新存续规模约26.3万亿,较上月末扩容约6%。Q3为理财季节性扩容周期,在广谱利率走低的大趋势下,机构在NCD配置方面仍有望维持一定强度。
从利差角度看,现阶段NCD-DR利差或维持50-60bp左右。当前经济指标仍在磨底阶段,景气度相对较低。政策环境中性偏宽,流动性平稳充裕,但市场预期相对悲观,有效融资需求尚待修复。我们判断外部环境仍处在2021H2以来阶段,NCD-DR利差或仍围绕50-60bp中枢运行。截至7月24日,月内DR007均值中枢为1.78%,环比6月下行约10bp。考虑到下半年或仍有负债成本管控政策出台,流动性环境平稳充裕不改,DR007或处于略低于政策中枢点位震荡。短端资金利率稳定低位运行情况下,预计后续1Y-NCD中枢或在2.3-2.4%附近,仍维持较低位置运行。
一、 下周要点梳理
二、货币市场
OMO适度增量续作平抑月中缴税等因素对资金面扰动。本周央行7D-OMO累计投放1120亿,到期310亿,周内基础货币净投放810亿。截至7月21日,银行间OMO存量升至1120亿。
隔夜利率边际上行。截至7月21日,DR001、007分别为1.52%、1.81%,分别较前一周变动20、-1bp。DR001月内中枢1.29%,较6月下行15bp,R001日均成交量7.5万亿,环比6月提升约1.09万亿。
1Y国股NCD利率2.32%,较上周下行1bp。截至7月21日,1Y国股行NCD利率2.32%,NCD-MLF利差为-34bp,处2021年7月以来40%分位水平。
备案额度使用方面,本周NCD净融资规模合计2720亿,较前一周多增3327亿。截至7月21日,月内NCD计划发行1.56万亿,到期1.24万亿,净融资规模3264亿。目前已有359家银行披露2023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,额度累计约24.7万亿,国股行额度累计14.5万亿,较2022年多增约2.26万亿。
三、债券市场
周内政府债净融资规模703亿,较上周多增1220亿,其中国债、地方债净融资分别为-169、872亿。下周政府债发行力度有所提升,计划净融资约2858亿,国债、地方债分别为1570、1288亿。
10Y国债收益率2.61%,较上周下行3bp。截至7月21日,国债1Y、3Y、5Y、7Y、10Y期收益率分别录得1.74%、2.21%、2.39%、2.59%和2.61%,分别较上周下行10、4、6、4、3bp。
截至2023年7月21日,各地支持中小银行发展补充资本专项债共计发行3919亿,其中2022年发行630亿,年内辽宁、大连、甘肃、河南发行规模分别为200、50、300、80亿;2023年辽宁、大连、黑龙江、内蒙古等省份合计发行1342亿。
截至7月21日,月内计划发行28支商金债,额度共计1860亿,到期3支,额度共计55亿,净融资1805亿。资本补充工具方面,月内4支二级债、5支永续债发行,4支二级债到期,净融资规模508亿。
金融债收益率略有下行,信用利差仍处在65%分位。截至7月21日,商业银行3年期AAA级普通债收益率为2.61%,较上周下行3bp,与同期限国开债利差为25bp,较前一周收窄1bp。
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、永续债收益率较上周下行,信用利差、期限利差基本同上周持平。截至7月21日,商业银行AAA-等级5Y二级资本债、永续债利率分别录得3.09%、3.27%,较上周分别下行8、3bp;与同期限国开债信用利差分别为58、76bp,分别较上周收窄5、0bp,分别位于18%、36%分位水平。期限利差方面,截至7月21日AAA-级二级债5Y-3Y利差录得26bp,处在20%分位附近。
6月银行利率债增持力度减弱,信用债增持力度提升。6月银行增持利率债2889亿,较上月少增1498亿,其中国债、地方债、政金债分别增持1756、986、148亿。信用债方面,6月同业存单为商业银行主要增持品种,增持额度为904亿,较5月多增1835亿。
四、外汇市场
4.1 人民币汇率
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走升465点至7.18。截至7月21日,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较前一周走升465点至7.18,即期汇率收盘价与中间价汇差录得334bp,较上周走阔327bp。
4.2 美元指数与美债利率
截至7月21日10Y美债利率为3.84%,较上周小幅上行1bp,中美利差倒挂程度较上周走阔4bp至-123bp。周内美债名义利率较上周上行3bp,其中实际利率下行7bp,通胀预期上行10bp。
美债10Y-3M期限利差倒挂程度同上周持平,仍为-166bp。截至7月21日,10Y、2Y、3M美债收益率分别录得3.84%、4.82%、5.5%,分别较上周上行1、8、1bp。10Y-3M利差-166bp,倒挂程度同上周基本持平。
五、风险提示
经济恢复节奏偏慢,市场预期改善不及预期,信贷社融数据走弱。
NEWS